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后,我们祖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民国时期饿死人的现象早已在当今的小康社会销声匿迹。人们在满足了口腹之欲后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也不例外,这两周让我感触最深的书籍那肯定是《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了。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泰勒·本-沙哈尔。这本书在抑郁症患者日益倍增的今天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有人做过笔记,在这本书传入中国开始的极短的时间内他的阅读量就已经突破了九位数。这在现在都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对于一本哲学类书籍来说。有人打趣道:“泰勒·本-沙哈尔先生用这本书帮助迷茫的现代人能够运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幸福的彼岸。”
这本书在我看来可以被分成三部分:什么是幸福、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像花儿一样。第一部分我琢磨了好久,我认为它的中心思想应该是这句“要国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必须是自发地,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设定的,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它也被称为使命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幸福并不是我们上班从早上上到晚上拿多两块钱的充实感,我们要理性的看待金钱,别让它牵着我们的人生。这样的人一生都为老板而活又怎么能听清楚内心的呼唤,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呢?我们不妨在忙碌之余,抽出一个下午茶的时间,在暖阳下,在鸟儿的歌唱中,张开你的双臂狠狠的给蓝天一个拥抱,彻底放空身心,想明白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感兴趣是什么。让兴趣与生活相结合。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则认为幸福不在于你是否被他人认可,而在你是否被他人理解。一个人站的位置越高,身边的人反而越放不开,充满了虚情假意。他们的生活轨迹已经确定,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比父辈们强,他们的生活过得太容易了,找不到要追寻的目标,这就不难想明白抑郁症人群增长的原因了。生活中真正的幸福往往都需要我们不断为之投入大量精力,时间。这个过程的沉没成本是巨大的。在我的生活中,我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去让我的人生作品完成的过程中我能获得的幸福感是庞大的,虽然这期间充满了艰辛,但当成果出来的那一刻你会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有句话是这样子说的“永远不要浪费从困境中学习的机会”。
第三部分,作者举出了很多能让我们的说更幸福的比喻物,总结就是幸福它一直都是悄无声息的,我们乐在其中浑然不觉,等到她离开了才恍然大悟,我们要乐在当下,有句话说的也没有错,你多幸福取决于你认为你有多幸福。
我读完全书后有了很深的思考,最好的放松并不只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而是去做一件能让自己最愉悦的事,在这过程中我们一身的疲惫会被悄然间一扫而空,幸福也会在悄然间来到,正如了那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